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如何给孩子们正确穿衣成了家长们关心的问题。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长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其实,有一些实用的诀窍可以帮助孩子们既温暖又舒适地度过秋冬。
一、穿衣误区
1. 穿得越多越暖和
很多家长认为,秋冬季节就要给孩子穿得越多越好,仿佛把孩子包裹成一个“小团子”就能抵御寒冷。但实际上,穿得过多过厚会让孩子行动不便,特别是户外活动,孩子很难活动肢体,存在不安全性。而且孩子在活动后容易出汗,过多的汗水如果不能及时散发,会让孩子的衣服变得潮湿,反而更容易导致孩子着凉感冒。
2. 只注重美观不注重实用性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看起来可爱、时尚,给孩子选择一些不适合秋冬季节的衣物,比如过于单薄的牛仔裤、紧身的打底裤等。这些衣物虽然美观,但保暖性差,而且紧身的设计会束缚孩子的身体,影响孩子的血液循环和身体发育。在给孩子穿衣时,还是需要考虑美观与实用性、安全性并存。
3. 忽视头部和脚部的保暖
不少家长在给孩子穿衣时,更关注孩子的身体部分,而忽视了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其实,孩子的头部散热较多,在寒冷的天气里不戴帽子容易受寒引发感冒;而脚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保暖不足会使孩子全身都感觉寒冷,容易生病。
4. 不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衣物
有些家长给孩子穿衣服并没有根据天气预报来做调整,一整天都不根据天气变化和孩子的活动情况调整衣物。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在气温升高时过热,或者在气温降低时着凉。
二、穿衣诀窍
1. 分层穿衣法
采用分层穿衣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温度下都能保持舒适。内层选择柔软、透气的纯棉材质,如纯棉秋衣秋裤,能快速吸汗,保持皮肤干爽;中层可以穿毛衣、抓绒衣等保暖衣物,锁住身体的热量;外层则选择防风、防水的外套,如冲锋衣、羽绒服等,阻挡寒风和雨水。
2. 注意“三暖一凉”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给孩子穿上背心或马甲,可以保护后背不受凉;肚子要盖好,避免肠胃受寒,可以选择高腰的裤子或衣服,上厕所后要注意包好肚子;选择合适的袜子和鞋子,保证足部温暖。“一凉”是指头部要凉,孩子头部过热容易出汗,所以不用戴过厚的帽子,选择轻薄、透气的帽子即可。
3. 根据活动情况调整衣物
孩子在幼儿园里会进行各种活动,活动量不同,对衣物的需求也不同。在孩子进行剧烈运动前,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让孩子穿着轻便、透气的运动装,方便活动,保证幼儿活动时候动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运动后及时擦汗,给孩子披上外套,防止出汗后长时间吹冷风着凉。在孩子安静地看书、画画等活动时,可以保持正常的穿着,若室内温度较低,可以加件开衫或马甲。我们也会根据季节以及温度,调整好教室的温度,并根据不同孩子的穿衣情况,来为幼儿增减衣物。
4. 选择合适的衣物材质
秋冬季节的衣物材质应该以保暖、透气、舒适为主。可以选择羊毛、羊绒、纯棉等天然材质的衣物,这些材质不仅保暖性好,而且透气性强,能让孩子的皮肤呼吸顺畅。同时,要避免选择化纤材质的衣物,因为这些衣物容易产生静电,会让孩子感觉不舒服。
5. 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
家长可以每天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气温和天气情况,提前为孩子准备好合适的衣物。如果遇到降温、下雨等天气变化,我们会及时给孩子换上替换衣物,家长也需要注意,要根据季节和气温,在将备用衣裤带回家的时候,将备用衣裤进行替换,准备适应当前季节的衣裤,带来幼儿园备用。
总之,在秋冬季节给幼儿园的孩子穿衣,家长们要避免误区,掌握诀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天气变化,合理地为孩子选择衣物,让孩子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