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单元 引“动”课程

        2024年11月20日,由宋庆龄幼儿园和上海宋庆龄早期儿童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长三角幼儿园男教师运动课程研讨会”在宋庆龄幼儿园业辉园区和置鼎园区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上海市各区及中福会系统学前教育单位的120余位幼儿园男教师代表齐聚一堂。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课程领导力项目负责人贺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系副教授柳倩,青浦区教研员沈金燕,以及杭州理想国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周向鹏等学术界与行业专家出席。



        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素静在开场致辞中热烈欢迎各位与会嘉宾,并指出,自幼儿园成立以来,男教师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今已有20位男教师活跃于教学一线。本次研讨会以“运动课程单元”为主题,通过教学观摩、经验分享和专业对话,探索运动课程的设计与运行方式,为男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与实践思路。

        宋庆龄幼儿园“男教师工作室”负责人黄嘉嘉老师首先从核心经验切入,梳理了如何通过解析《指南》目标和发展序列,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单元框架,解决幼儿园运动活动碎片化、目标模糊的问题,为课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整体思路。随后,男教师工作室的其它成员分别从运动课程单元的不同实施路径予以论述。

        贺蓉老师从教师角色与课程设计双重视角出发,肯定了男教师团队在运动课程单元中的专业贡献。她指出,教师通过主动探索与课程实践,找到自身定位,与课程形成互为滋养的关系。运动课程单元的设计需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公平与全员参与,帮助孩子在运动中培养胜任感与自信心,实现身心合一的教育目标。她特别强调具身性教育体验的重要性,认为巧妙的设计不仅提升了运动参与度,还能让孩子将身体体验转化为规则意识、策略能力等认知经验,为幼小衔接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呼吁进一步搭建幼小交流的桥梁,助力课程价值最大化。

        沈金燕老师以“三个一”——“一”种完整的儿童视角、“一”个完整而长远的育人目标以及“一”场全情投入的活动现场——深刻剖析了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她强调,优质的活动设计需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与兴趣,将学习内容融入生活,洞察儿童需求;课程目标不仅限于运动技能,更要关注心理磨练、团队合作、智慧启迪等综合素养的培养,体现“看见当下、遇见未来”的教育追求。此外,她高度评价活动中的师幼、幼幼互动,认为这种默契和投入是科学设计与有效实践的体现,进一步彰显了运动课程单元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引领作用。

        柳倩教授以全生命周期视角,阐明运动教育对幼儿身体发展、脑力开发、自控能力与韧性培养的核心价值。她指出,合作性运动通过规则与协作,将幼儿的“战斗基因”转化为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期的脑力开发与思维训练尤为重要。运动教育应兼顾兴趣导向和目标引领,通过课程设计让孩子既玩得开心,又在身体与心理层面实现深度发展。她特别提到,0-6岁的幼儿期是一个完整的关键发展阶段,课程单元的系统性设计能够有效统筹各类运动目标,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均衡成长。 针对男教师专业成长,柳教授呼吁大家以核心经验为抓手,深入挖掘课程潜力,从课程观出发,将兴趣转化为研究起点,整合资源,深化实践。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实现教学质量提升与个人成长的双赢,成为学前运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为当下实践与未来创新指明了清晰路径。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课程的深入探索,更是一场教育思想的激荡。通过展示、分享与互动交流,为长三角地区的幼儿园男教师打开了运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新视野。

        未来,男教师将在课程领导力和教育创新中继续彰显其价值,为幼儿教育领域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