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班幼儿阅读的主动性

新小班刚入园一切都是个新的开始,这时对幼儿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关键期。在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附件)中指出,3岁儿童是语音发展的飞乐器,同时他们的词汇量增加也很快。这时的儿童特别爱听故事,常常缠着父母在空闲时讲,还喜欢一边听一边学故事中小动物又去的动作和叫声。
在绘本图案风格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地选择图片多、色彩鲜艳、饱和。 图为主,图文并茂 幼儿图书只能选择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图文并茂的图书。
绘本的阅读是涉及到幼儿的知识经验、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绘本中的图画配上自己的经验、情感等因素进行想象的。所以在绘本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情节简单,不能太过复杂难以理解。但内容不能过于单一,要丰富、健康,并且主题要积极向上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并且与时代同步。在内容方面,因为是针对小班幼儿,尤其要贴近生活,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是与培养生活习惯有关的、发扬有爱、提高道德品质、孝敬父母、热爱大自然等。与生活习惯相关例如:小熊宝宝绘本《拉粑粑》、《我要洗手》等等,孝敬父母的可以是《我爸爸》、《我妈妈》等等。
小班幼儿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应顺应从教师先读、师幼共读慢慢过渡到幼儿自己阅读。自制或购买大型图画书,重点组织小班幼儿按顺序仔细观察画面,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图书内容。在引导幼儿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猜想提问的环节,意在培养幼儿大胆质疑、猜想、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更好地阅读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在《我爸爸》绘本的阅读中,可以设置提问:“你的爸爸有什么样的本领?”当教师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们解决时,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为了能给孩子创设更多的游戏机会,在绘本阅读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开展各种游戏,真正将阅读落到实处。如在阅读《我爸爸》之后,可以在娃娃家内扮演爸爸的角色。让幼儿尽情地发挥各自的想象,扮演无所不能的爸爸。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更容易理解故事。如果设置了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够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游戏的情境岁幼儿自己把握,幼儿可以在某一感兴趣的情节或是疑惑的部分不断徘徊,知道问题和兴趣得以满足再进行接下来的游戏,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