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晚,以“小童大美”为主题的宋庆龄幼儿园第二十届国际艺术节在上海大剧院召开。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855名师生齐聚一堂,展现了艺术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多元价值,用美滋养孩子的童年。
1、以文化为根,传承中华之美
艺术节以一曲全体师生合唱的《爱的守护》拉开序幕,纯净的童声传递出爱与美的力量。随后的节目《中国功夫》中,孩子们以刚柔并济的动作诠释了中国武术的力与美,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唐诗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贯穿多个节目:《读唐诗》以稚嫩的嗓音朗诵经典诗句,《枫桥夜泊》以表演唱的形式,再现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境,而《咏鹅》则由三岁的小班萌娃生动演绎,让观众看到传统文化在幼小心灵中的萌芽。
舞蹈《唐风古韵》更是将观众带入盛唐时代,孩子们舞姿翩跹,仿佛穿越千年时空,感受诗词、音乐与礼仪的交融。戏曲舞蹈《中华京韵》中,孩子们化身京剧小演员,以华美的服饰和传神的动作演绎国粹魅力,生动诠释了“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
2、以艺术为媒,激发创造之力
艺术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儿童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窗口。情景表演《点点波尔卡》将绘本《点点点》的奇幻色彩与波尔卡舞曲的欢快节奏结合,孩子们用肢体语言展现色彩的跃动与音乐的律动,体现了艺术与创意的碰撞。《美术馆奇妙夜》则通过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带领观众进入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世界,展现了儿童视角下的“美”与“趣”。
3、以自然为境,守护生命之美
自然主题的《叶间奏鸣曲》和《四季》通过音乐与舞蹈,让孩子们化身黄鹂、蜗牛、春风和秋叶,在舞台上游走于自然之美与生命律动之间。舞蹈《海底总动员》则以海洋为背景,用童趣的编排传递环保理念,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态、敬畏自然。
4、以全球为怀,拥抱多元之美
宋庆龄幼儿园作为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际幼儿园,三十多年来,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数千名孩子在这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多元文化的环境,造就了孩子们跨文化交流的自信与从容。舞蹈《小小地球村》中,孩子们身着各国传统服饰,用舞蹈语言传递“和而不同”的理念;《中国风》则融合藏族、蒙古族、傣族等民族舞蹈元素,孩子们在演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5、以美育为桥,点亮成长之光
艺术节的尾声《快乐花园》以全员谢幕的形式,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用歌声与舞蹈表达对艺术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正如园长朱素静致辞所说:“孩子们或许还不懂什么是‘审美素养’,但他们旋转时的欢愉,捏着黏土创作时的专注,听到音乐时自然摇摆的身体——这些最本真的反应,正是人类对美的原始渴望。而我们成人要做的,就是守护这份渴望,让它成为照亮孩子一生的星光。当孩子们踮起脚尖触摸星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的艺术家、思想者,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温度的明天。”这场艺术盛宴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美育实践的生动展示。
作为宋庆龄幼儿园的重要传统,国际艺术节历经二十届,已成为展示儿童艺术教育成果的标志性活动。艺术节始终以“以美育人”为核心,通过多元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为孩子提供了表达自我、感知世界的舞台,也为社会展现了艺术教育在启蒙阶段的深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