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来,我对儿童图画书阅读活动特别是以集体教学形式开展的阅读活动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研究。就我的理解而言,儿童图画书阅读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和对图书的感悟能力,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兴趣和学习行为;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能观察画面和关注画面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判断推理;培养幼儿对相关文字、符号、特殊图示的兴趣,感受图示与口语的关系、口语与文字的关系;培养幼儿同伴间互听信息、互相补充的合作学习能力。
鉴于对儿童图画书阅读活动价值的理解,我认为幼儿应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阅读图画书,即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解读图画书,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进入阅读,并与同伴自然交流。因此,教师的指导和集体学习形式是保障幼儿自主阅读和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只要教师有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意识,给予幼儿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幼儿在阅读同一个内容时自由选择喜欢的画面与同伴交流,幼儿都会以自己的经验来解读画面,显现理解图意的天赋和喜爱图书的天性。
近两年,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儿童阅读活动有了新的理解,我觉得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记忆图画书内容,而在于阅读的过程。为了保证阅读过程的有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教学策略上。
一、选择合适的儿童图画书
首先,儿童图画书阅读应纳入幼儿园课程,选择的图画书最好与课程内容相吻合。这样,幼儿有相关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就容易解读图画书内容。如《鸟窝里的树》放在春天比较合适,《棕熊的神奇事》作为“一个生命的诞生”主题活动的辅助教材很合适。
第二,顺应学习对象的需要。我们除了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选择图画书以外,更注重让幼儿参与选择。最简便的方法是,提供大量的图画书样本放入区角,观察并统计幼儿对图画书的关注程度,据此再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图画书作为教学材料。一般来说,幼儿比较喜欢情节性强的故事类图画书。如《胆小的老鼠》有具体的角色形象,有一次次的活动经历,再加上图象夸张,比较符合幼儿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把图画书作为引发幼儿知识经验的载体,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第三,要利用家庭资源(图书材料、家长对阅读的理解等)。可以邀请和组织家长进行儿童图画书教学的座谈,鼓励家长参与图画书的推荐。我们对各年龄段幼儿选择图画书的建议如下:小班——画面物体动态明显,背景清晰,便于幼儿学习、应用动词、象声词等,文字少或没有。中班——除了选择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童话故事以外,还可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人物故事。画面主体明显,有相应的配角,有表示事件发生的环境,可激发幼儿用完整句表示物物之间的联系,学习运用情景性语言。一般画面上文字短小。大班——以人物故事为主,画面丰富,给予幼儿充分观察、猜测和推理的线索,让幼儿有尝试角色独白和对话的可能,使阅读具有个性化。一般画面上有一段文字。
二、解读图画书
儿童图画书图文并茂,反映儿童生活经验,具有文学性、美术性、结构性、教育性等特点。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儿童图画书有有趣的内容、生动的情节、精美的语言等;从美术的角度说,儿童图画书的美术表达形式多样,物像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从结构上来说,儿童图画书精美完整(包括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从教育性来说,儿童图画书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对作品的文学特点、美术特点、结构特点等进行解读,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如《獾的美餐》,首先在画面上找角色的生活习性——杂食动物;从行动上看它的行为特征——不安于现状,有改变现实生活的意愿,结果得不偿失;从美术表现上观察画面物像的特点——有动线,用物像大小表示角色的运动……教师只有理清了各种元素,才能判断该书是否有教育价值,从而找到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并编制活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