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阅《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一书,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现行教育体制的人而言,是否会相信这世界上竟然存在着这样一所令人难以置信的学校?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尼尔(A.S.Neill)在英国东萨弗郡里斯敦村创办了这样一所人们以为是“天方夜谭”的学校。我曾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理念,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教育方法。
尼尔主张对孩子的教育采用彻底的方法,它揭示了真正勇者无畏的教育原则。尼尔坚持的信念: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们都拥有热爱生命的潜能。尼尔认为教育的目的:生命的目的,是愉快的工作和发现快乐。在尼尔看来,快乐即热爱生命,并非以理性而是用整个人格来面对生命。教育应该包含了理性和感性。教育必须注意孩子心理的需要和能力。孩子会因严格的管理、独断的要求和处罚而心生惧怕,而惧怕的结果是产生敌意,严格教育一旦过度,便会使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遭受阻碍。
尼尔教育理念中最主要的原则之一是:自由并非放纵。它的精神是:对个体的尊重必须是相互的。自由是其核心灵魂,完全照孩子的能力去发展,孩子是有个性的,依孩子的才能、志趣,人人各尽其能,各展其长,每一个尝试都是个性张扬的天空,每个人都自由而愉悦地学习,出席上课自由,建立自信,创新在自由学习中迸发。我们提倡自由,但我们也要懂得规则,在一定规则下的自由是我们所需要的,过于放大自由,在目前形势下,也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尼尔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让孩子在自由的状态下去自然的选择和生长时,我们更需要的是观察,绝不去干涉(干扰)和打断甚至强制或阻止他们。只有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当孩子们沉浸其中时就悄悄退出。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和准备适合他们学习和生长的环境,是充满了爱和安全的环境。赋予孩子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利,更在于尊重孩子成长规律、从孩子视角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及一以贯之的勇气。它也因此在教育史上独树一帜,令人永远尊敬。通读全书后,更深切地感受到以自由为线,以自治为法之特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栋梁之材。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因此,我们要在上面画出好的图画。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在游戏中边玩边学的……等等如此多的解释、概念,似乎可以代表我们所有人的观点。然后,孩子是什么?我们都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也是一个人,是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是天使,是我们的爱之源、智慧之源、和平之源。
夏山学校给我的启示:其一,要学会爱孩子,其二,给孩子“自由”。我们给与孩子们最高的爱是帮助,关心孩子成长。
由于我们从小的成长经历和受教育的中国文化影响,传统的中国文化认为孩子一无所知,需要我们教育,强制孩子做孩子根本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管是从教育的领域,教育体制,家庭教育方式和每一个成人的观点几乎都是这样,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我们自己成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更重要,让你成为你自己,让孩子成为自己,大自然创造了你的孩子,这个孩子和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样,它才会变得更为高贵。我们有思维,能创造,可以想象、思维、语言,自我完善、反省、追求、理想、意志、实现自我。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育让自由、欢乐与愉快回归课堂,回归孩子的一日生活,教育把自信、创造与成功带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自我。把爱心放在第一位,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有了爱,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夏山学校的可贵之处还在于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孩子是存在差异的,利用这种差异的正作用能造就人才。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有个性的人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是有区别的。虽然给孩子以支持,但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帮他由他自己建立清晰准确的概念!孩子发展是一个永远解不完的奥秘,是一门有高度有深度的学问,而我们总是很自然地用文化来代替科学。教师塑造孩子的举止样式、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心理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塑造一个人的未来。赋予孩子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利,更在于尊重儿童成长规律,从儿童视角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及一以贯之的勇气。它也因此在教育史上独树一帜,令人永远尊敬。虽然我们难以把学校建设得像夏山学校一样,但我们至少在教育中借鉴他的理念。
愿我们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给孩子爱与“自由”,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放飞孩子们想象的翅膀,给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