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认知类图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是孩子们熟悉的内容,通过阅读此类图书幼儿可以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在阅读活动中,幼儿不仅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增长了知识经验,而这种知识经验的积累不是成人说教所给与的,是幼儿在阅读活动中自然习得的,在每次的阅读活动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阅读的需要尝试不同的阅读指导方法,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知识经验的同时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
体验到认知类图画书阅读活动中幼儿更需要教师适当的支持与引导,在此谈谈开展认知类图画书阅读活动的点滴感触与感悟。
一、 为幼儿选择适宜的认知类图画书
中班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受图书质地、形状、颜色的影响很大,教师在为幼儿选择图书的时候特别为幼儿准备多种质地类型的图书,从而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在一次阅读活动中不出现过多的图书类型以免干扰幼儿阅读。
在为幼儿选择适宜图书的过程中,除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准备外形新奇,颜色鲜明的图书以外,结合生活图画书的阅读教师更应该注意图书内容的选择。首先,教师要通过在生活中对幼儿细致的观察,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选择图书内容的时候挑一些幼儿比较熟悉的内容。如: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穿衣服、住在哪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从一出生就接触到得人或事。再有就是根据班中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需要选择适宜的图书通过阅读活动来解决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在图书的内容上有所选择,选择的内容既要符合孩子们的知识经验水平的同时还要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这是为中班幼儿提供适宜的认知类图画书的重点所在。
二、 教师在阅读活动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当调整图书内容。
认知类图画书有适合中班幼儿阅读特点的一面就是大画面,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可选择多种的阅读方法符合中班幼儿的阅读习惯。幼儿在阅读认知类图画书时,每页画面的不同以及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才能把每页的阅读画面建立联系,这样的能力都不是幼儿在中班这个年龄阶段能达到的阅读水平,因此给幼儿的阅读活动带来了困扰。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这类图书阅读活动前期了解本班幼儿的阅读水平,适当调整图书内容。
三、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中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渐提高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以贴近生活,能引起幼儿对以往生活回忆的问题为主,使幼儿可以从自身经验出发,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在认知类图画书阅读活动中的提问策略
(一)提问的设计
提问要有层次性。如针对图画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提问:第一层次——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第二层次——理解画面,进行画面外的想象;第三层次——不仅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描述,而且注重幼儿已有知识经验与画面间的联系,从而使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习得新的知识经验。
(二)提问的组织
有了精心设计的提问还不够,关键还在于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教师应在调动幼儿注意力后紧接着提出问题,以便幼儿都能积极的思考。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主要内容,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面,然后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为幼儿在未来的阅读学习活动中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图画与整幅图画之间的联系等这一系列的阅读能力打好基础。此外,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使其思维活跃起来。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抛给幼儿,使不同阅读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获得有益的阅读经验。
对幼儿的回答教师给予积极引导和总结评价。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方法对于幼儿的回答给予反馈,幼儿对画面不同理解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我幼儿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