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二)

(三)帮助幼儿学习阅读与养成习惯的教育策略:
(1)有序阅读
幼儿的阅读开始往往是依赖耳朵的“阅读”。幼儿爱听故事,经常给幼儿朗诵或听故事能培养孩子专注的倾听能力。从“听”慢慢过渡到让幼儿独立看书,从中了解掌握图书的结构,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页码,封底等。使幼儿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让幼儿知道,只有一页一页有序地翻看图书才能看懂整个故事,懂得画面与画面间的联系。感受到有序翻看图书的益处,习得有序翻看图书的方法,同时要让幼儿知道,看书时要看懂前一页再看后一页 ,边看边想,理解每幅画面的含义,久而久之,幼儿就会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画面,真正投入到故事中去。
(2)观察阅读
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并把画面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幼儿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画面故事,逐步明白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另外,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要注意到前一页图画和后一页图画的不同与联系在哪里。帮助幼儿连贯地讲出故事。这时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要求孩子所讲的和图下的文字一字不差,要允许幼儿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能力差的孩子要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帮助他们组织语言,并让幼儿多次复述,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
(3)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是指大家共同看一本书。可以是父母与幼儿,也可以是老师与幼儿。在阅读活动前,老师(家长)可以向幼儿抛出一个问题,一个谜语或是一个故事的开头,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很想知道答案或结果时。就可以引导幼儿去看图,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让幼儿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怎么样了?幼儿带着悬念和老师(家长)共同看书中的故事。激发了幼儿想看完书看懂书的兴趣,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除了为幼儿选择图书外,还要让幼儿有机会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其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会保持较长时间的专心阅读。
(4)伴音阅读
幼儿边听录音边看图书,可直接感受图书故事与录音之间的联系。刚开始听录音时,播放速度要慢些,故事要求是幼儿读过的,语言往往具有重复性,让幼儿边听边翻书。阅读过程中,可简单提示幼儿如何做,让幼儿体验录音与画面之间的对应关系,体会录音阅读的抑扬顿挫和其中人物语气的不同变化,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伴音阅读同时还可以巩固幼儿的有序翻书经验。最后达到放手让幼儿独立阅读图书。
(5)逐字阅读
大班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在选材时,要选一些熟悉的故事或诗歌,尽量选熟字较多的篇幅进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提起他们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求幼儿在观察,理解画面的同时用手指指着文字一个一个读,通过逐字多次阅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不但能巩固学过的字,而且还能联系上下文学会新字。这个时期实际是处在半阅读半背诵状态的。这种方法对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在培养幼儿养成早期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培养幼儿管理图书的能力。要让幼儿养成整齐摆放图书的习惯,知道爱护图书,图书坏了会修补。可见,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