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到了,让我们一起带着孩子们到户外来玩吧!
相对于一些器械游戏来说,一些中国传统的徒手游戏游戏做起来可以不受材料和场地的限制,因此更加方便,“斗鸡”便是其中一个。直观点来看,斗鸡就是提升版的单脚跳,但规则所赋予的激烈、思考、耐久力正是我们一直寻找的“野趣”之所在。
首先从跳说起,从够站立和行走开始,蹦蹦跳跳永远是孩子最简单且钟爱的运动之一,甚至往往乐此不疲,在跳跃中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与外部世界的直接互动,是发展前庭神经和方位知觉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但随着年龄和运动能力的增长,对大班的孩子来说,简单的跳跃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运动需求,在户外活动中,他们特别喜欢做出各种各样的跳跃方式来展现自己对身体的掌控力,尤其是单脚跳。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在中班阶段就已经可以掌握单脚跳的要领,但是仅限于跳,缺乏技巧和稳定性。对大班孩子来说单脚跳却是最合适的运动素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投入适当的强度与技巧,传统的斗鸡游戏让孩子,尤其是大班的孩子有目的、有挑战的跳,可以让看似简单的单脚跳富有挑战性。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游戏。让大班的孩子斗鸡要循序渐进,准备工作和预设铺垫一定准备充分,从生理角度来说斗鸡动作难度、强度都很大上来就跳容易受伤;从心理上斗鸡紧张刺激,孩子情绪一下子激动会让场面失控,所以从暖身活动开始一步一步来:
听教师指令完成各种动作,要求快速、正确的完成,稳定孩子情绪、培养上课专注力。——因为徒手游戏最重要的就是规则,孩子获取规则的直接途径取决于专注力。
在老师带领下进行身体各个部分热身操,着重进行膝、踝关节的活动,使孩子的下肢得到充分伸展。强调在奔跑和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不推撞、懂得避让。——安全意识在任何的户外游戏中都是最重要的,有了意识才能指导行为,对于体育专职老师来说,重复提醒孩子安全意识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种习惯的灌输。
接下来我们循序渐进,根据孩子运动强度抛物线的原则,我们逐步提升一些强度,就从单脚跳开始吧:
请幼儿进行单脚站立,看谁坚持的时间长。——单脚站是单脚跳最好的铺垫,既可以让肌肉紧张起来,其实也在控制平衡感受身体的方位感。
原地单脚跳——完成向前跳、向后跳、转圈跳等练习,感受单脚跳的动作要领。——体验单脚跳和斗鸡最本质的区别:斗鸡是能够朝四面八方移动的单脚跳。
单脚跳穿过用垫子铺成的小路,要求抬起的脚不掉下来。反复完成两次跳跃。——加强单脚跳的强度。
斗鸡游戏开始啦:
介绍游戏规则:请孩子站在垫子上单脚跳,向前盘起左腿或右腿,用双手抓住脚腕,使自己的左/右腿不落在地上。若脚落地或跳出垫子便算出局,坚持到最后为胜利者。——在这里我把斗鸡最原始的规则进行了改动,因为是集体教学,要尽量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让孩子们都参与到游戏中去,这样的规则既可以大家一起参与,也能让孩子感受身边也有人干扰的情况下怎么控制自己的身体,为接 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第一轮:请幼儿在垫子上自由跳跃,看谁坚持到最后,强调遵守游戏规则,脚落地或者跳出垫子后自觉下场。——如同安全意识一样,规则意识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时刻提醒的,这也是大班孩子应该学习掌握的。
第二轮:增加对抗性,请幼儿相互撞击,将对手撞到或撞出垫子,但要强调禁止用手推、膝盖撞等不良手段。——这里是整个游戏的核心部分了,因此教师的组织可以灵活机动一些。比如让能力差不多的孩子进行对抗、让两人一组进行小组对抗等等,因为这个环节强度很大,其他孩子可以休息并做裁判和拉拉队,观察同伴的表现总结成败原因。
总结分享经验,让幼儿思考几个问题(这个阶段是运动强度抛物线向下走的阶段了,孩子们一定意犹未尽,老师提出谈话主题转移注意力,这个环节也是真个游戏的升华所在,孩子们在一个运动游戏中所承担的运动量可能满足了他一天的运动需求,但在运动中如果认识了一些道理,可能是受益终身的。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把。
怎样才能更长时间坚守?
暂时受挫失败,应该如何再下决心投入活动?
放松活动,游戏结束,要提醒孩子斗鸡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教师和硬地上禁止游戏——安全教育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