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一级教师,中共党员。
2021年起担任宋庆龄幼儿园副园长,主管虹桥多元部保教工作。
2018年起担任虹桥园区党支部书记。
1997年进入宋庆龄幼儿园工作,曾在虹桥、赵巷两个园区的中国部和国际部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曾代表幼儿园出访日本、加拿大参加国际幼教学术交流并做重要发言。先后获得“中国福利会先进工作者”、“中国福利会新长征突击手”、“中国福利会优秀团干部”、“长宁区虹桥街道园丁奖”、虹桥社区“最美教师”、“中国福利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研究成果:
l 曾参加了国家十五课题《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实践研究。
l 论文《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支持弱势儿童获得同伴认同》、《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开展语言教学》先后发表于《幼儿教育》、《上海托幼》等教育类杂志上,并在中福会课题评选中屡次获奖。
l 积极探索与实践国际课程背景下的中文教学研究,参与建构幼儿园国际部中文教学课程,丰富并完善了幼儿园国际部的中文园本课程。
幼教感悟:
孩子就像一朵朵小花,
需要阳光的温暖才能开得更鲜艳;
孩子就像一株株幼苗,
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地成长;
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的阳光和雨露。
我愿用晨曦般的笑脸,晚霞般的温柔,
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
我愿把内心最深的情、最真的爱,
献给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献给可爱的孩子们。
个人介绍
2021年起担任宋庆龄幼儿园副园长兼上海宋庆龄早期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管理及应用心理学双学士学位。曾先后获得中国福利会园丁奖、中国福利会“全能”教师称号、中国福利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国福利会先进工作者。
- 1994年进入宋庆龄幼儿园工作。

- 2020 – 2021年宋庆龄幼儿园项目主管。
- 2021年兼任上海宋庆龄早期儿童研究中心主任。
- 曾出访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奥地利、以色列等多个国家。
- 多次参与中国福利会组织的支教活动,赴江西赣州、内蒙、西藏,对当地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实地指导和评价。
研究成果
- 参与国家十五课题《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研究》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
- 参与区级一般课题“基于园本文化的青年教师培训实践研究”,该研究成果《孩子爱我的理由——新教师工作手册》于2016年由中国福利会出版社出版,本人为第二主编。
- 多次在《上海托幼》、《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
- 参加PECERA和OMEP 会议,并做主题交流。
- 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幼教年会,并做主题发言。
幼教感悟
做一个燃灯者,点亮每一个孩子;做一个守灯者,守护每一盏心灵之灯。
个人简介:
骆效瑜,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副高级教师。2008年进入宋庆龄幼儿园工作至今。曾担任多元部班主任、教研组长、保教主管,目前任宋庆龄幼儿园副园长。2014年获得中国福利会园丁奖;2019年获得中福会先进工作者、中福会五四青年奖章。曾出访台湾、以色列、芬兰、瑞典等地进行学习、考察。曾赴贵州遵义、四川大凉山进行文化扶贫。
研究成果:
- 多次在“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年会OMEP”、“环太平洋早期教育年会PECERA”、“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中福会学前教育研讨会”、“宋庆龄幼儿园国际教育论坛”上发表论文并进行发言。
-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上海市教育重点课题“幼儿幸福感的建立与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研究”;中福会会级重点课题“宋庆龄幼儿园多元文化部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建立和实施”;中福会会级重点课题“宋庆龄幼儿园安全教育微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幼教感悟:
与孩子相处的这些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教学相长。绝对不要小觑孩子的能力,当他们的小宇宙爆发时,会迸发出惊人的潜力。教师和孩子之间通过情感的互动、经验的分享、创意的激发,一起将教育生活变得充满爱、乐趣与智慧。我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很快乐、很幸福。
个人简介:
2017年起担任宋庆龄幼儿园副园长,兼中国福利会新城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幼教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曾获得“中国福利会园丁奖”、中国福利会“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中国福利会“岗位建功 岗位成才”标兵称号、中国福利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1999年进入宋庆龄幼儿园工作。
- 2015-2016年担任宋庆龄幼儿园党总支书记。
- 曾赴新加坡进修课堂教学实践。
- 曾赴云南进行文化扶贫讲学。赴意大利瑞吉欧、台湾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研究成果:
- 曾参加国家十五课题《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研究》;市级课题《幼儿快乐感的建立与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会级课题《小班数学区域材料与幼儿个别化发展的研究》。
- 参与书籍撰写:《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课程》(艺术领域);《新教师成长手册》。并曾发表多篇文章在《幼儿教育》《上海托幼》核心期刊上。
- 参与策划和拍摄中国教育电视台《伴随成长》系列电视片。
- 2003年参加国际优质教育研讨会。2004年参加“学前教育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 曾获第二届“中日韩青少年书画交流大赛”行知育人教师奖;第十届“天才杯”全国儿童画擂台赛“全国儿童画教育辅导二等奖;第三届上海少儿生肖绘画作品展指导二等奖;第十三届“天才杯”全国儿童画教育辅导一等奖。
幼教感悟:
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乐趣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个人简介:
2017年起担任宋庆龄幼儿园副园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曾先后获得“中国福利会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第六届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中国福利会学习型组织先进个人”。
- 1999年进入宋庆龄幼儿园工作。
- 2001-2016年担任宋庆龄幼儿园科研室主任。
- 2012-2016年兼任上海宋庆龄学校,党支部副书记。
- 曾出访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研究成果:
- 曾参加多个国家级课题:九五课题“21世纪中小幼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幼儿园质的案例研究”;九五课题“幼儿园教师形象研究”;十五课题“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研究”;十一五课题“有效学校:课程与教师”的研究,负责两个独立子课题项目。
- 参与多本书籍编写:《幼儿教师形象与建构》、《小小孩*养+教》、《地球村的故事——宋庆龄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其中《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幼儿园质的案例研究》(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 主编书籍《幼儿园教师如何做研究》。
- 多篇论文获奖,其中2009年获上海市学校实践研究成果三等奖;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年获江浙沪长三角地区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教育学会征文评比二等奖。
- 共有40余篇文章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上海托幼》、《为了孩子》等国家、市级专业核心刊物上。
- 2013-2014年在《为了孩子》杂志上开设亲子教育专栏。
- 曾在香港OMEP会议、爱尔兰OMEP会议并发表论文。
幼教感悟:
所有的已知都是有限的,只有未知是无限的。有限教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发现孩子无限的可能。
个人简介:
2017年起担任宋庆龄幼儿园副园长,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曾赴美国进修蒙台梭利学前教学课程(Montessori Method of Preschool Education);赴美国参加“上海-加州影子校长”培训。
- 1993年进入宋庆龄幼儿园工作。
- 2012-2016年任宋庆龄幼儿园副园长。
- 曾赴西藏文化扶贫讲学;并出访加拿大、美国、英国、香港、台湾等多个国际和地区;赴瑞典、越南参加困境儿童救助培训与会议。
研究成果:
- 曾多次参加国家级课题:九五课题“21世纪中小幼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幼儿园质的案例研究”。十五课题“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研究”。十一五课题“有效学校:课程与教师”。
- 参与多本书籍写作:《中外幼儿教育的比较与实践》、《小小孩*养+教》。其中《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幼儿质的案例研究》(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幼教感悟:
和煦的阳光,金子般地撒满大地,带着自由,带着灿烂,带着温暖,就如同我们的孩子。
选择做“孩子王”,也许会成为我一生的幸运。
孩子们质朴的思想和语言,让我感悟到了更多的人生哲理——我在和孩子一起体验成长的喜悦;孩子们欢快的嬉戏和笑声,让我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我在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